在泡泡龍五週大時她的臉開始出現小疹子, 原來以為沒事因為台灣的小孩都會長一點一點的小疹子, 俗稱胎火. 後來疹子卻開始變紅,長膿疱, 有的還離眼睛很近. 打電話給護士時護士問有沒有發燒, 我說沒有, 也沒有拉肚子及其他的症狀, 泡泡龍 也沒有特別的不舒服,就是臉部皮膚異常. 她說可能沒有關係, 但是如果很在意的話, 她建議帶去看醫生.
過了二天, 泡泡龍 的症狀沒有減輕反而加重, 本來只有右邊的臉有出現紅疹及膿疱, 後來左邊的臉也開始變嚴重, 而且離眼睛近的那塊紅疹也有變大的情形,打電話去家醫約時間卻因為是臨時掛號而掛不進, 只好帶她到 Fremantle Hospital After Hour GP,他們星期六下午一點才開始看診.
到了醫院後先填了基本資料, 泡泡龍 的健保卡跟我的是合一的, 所以填我的資料就可以了, 填好了資料之後過約十分鐘一位男護士先出來跟我們會診, 問些病徵及 泡泡龍 的餵食,排便等問題, 他人很親切, 從頭到尾都用著很輕鬆的口氣跟我們談話讓我們不用那麼擔心. 問好病徵後他就要我們到外面去等跟醫生會診.
過約二十分鐘後醫生出來叫我們, 看來是個從南非移民來的黑人醫生, 口音相當的重, 我要很認真的聽才聽得懂他在說什麼. 一進了診療室他就問我們有沒有帶牛奶要給 泡泡龍 喝, 我說有, 他說那就那出來給 泡泡龍 喝, 我以為我聽錯了,他又說一次, 要我把牛奶拿出來給寶寶喝, 我就乖乖的照做, 後來我才知道因為他怕寶寶哭他沒有辦法專心看診才要我餵奶.........天啊, 還好我有擠母奶帶著奶瓶出門的, 不然不是要掏奶給他看了嗎~~~~~
左看右看問了一些問題, 他就拼命的在電腦裡key in 資料, 我想,你不用跟我們解釋嗎, 等了一下子他還是沒有要開金口的打算, 我只好直接問他了, 他才說他想是impetigo, 開了抗生素給 泡泡龍 , 之後他問 泡泡龍 多重, 我說上次量是二個星期前的事了, 他說沒有關係就要虎先站到磅秤上去量一下他的體重再抱著寶寶量一次, 減去重量後他說是五公斤, 算了藥量後就把藥單拿給我, 說這樣就可以了, 我說要直接餵還是可以加在母奶裡餵, 他說直接餵就好因為寶寶沒有味覺(登楞).........真的嗎???拿了藥單後他就說我可以走了, 我說至少讓我把奶餵完吧,不然要喝到一半等會再到外面喝完嗎? 昏~~
喝完了奶我們就跟媽媽一起走路到藥房去買藥, 回家後開始餵藥, 一天四次連續一週. 可能是因為抗生素對新生兒的胃很損, 所以泡泡龍的腸絞痛又開始了, 加上拉肚子, 一天換好多次衣服, 因為拉到漏到衣服上, 加上冬天,一換就是三件,好累...
藥吃了四天還是沒有好轉, 我就另外約了原來我在看的家醫帶泡泡龍去看,李醫師看完了後說藥劑量開太大,她就把原來的2.5ml調成1.5ml. 我說寶寶拉肚子, 有關係嗎?她說喝母奶的孩子拉的便便就是稀稀的, 只要顏色是對的就ok. 結果泡泡龍當場就拉肚子, 我問說她介不介意我順便把尿布給換了, 她說沒有關係啊, 換吧, 誰知尿布一脫下來她小妞就盡情的拉, 拉到我差點漏接還跟李醫師要了一盒面紙急救,李醫師順便接了一小盒去驗,這小孩真是靈精啊,知道要順便給醫生樣本~~ (因為拉的太多我又沒有帶nappy bag出門就問醫生可不可以把擦便便的濕紙巾,面紙跟髒尿布全丟在她的垃圾桶裡, 她說可以...真是不好意思)
調了藥量後泡泡龍的腸絞痛好像比較減輕了, 後來帶去看小兒科醫生做六週健檢時, 他說剩下來的部份讓它自己好就行了. 他還說這是亞洲基因的關係, 一般來說亞洲小孩都會有, 輕重之分而以,我家寶寶的情形還不是最嚴重的, 而且身體部份的皮膚沒有影響到就沒有關係.
泡泡龍得膿胞症的原因是因為她的手指甲去劃傷臉, 我們大人又用手去摸她的臉, 大人的手帶有細菌, 結果就感染到了.
下面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資料:
膿疱症
Impetigo
膿疱症是甚麽?
膿疱症(Impetigo,英文發音:im-pe-TIEgo)是通常出現在兒童身上的一種皮膚感
染,夏季是最普遍的病發期。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出現這種病,成因多是細菌進入
擦傷造成的傷口、唇皰疹、昆蟲叮咬造成的傷口或濕疹形成的斑塊。
會出現甚麼徵狀?
患有膿疱症的小孩會出現皮疹,其形態如一團小水疱或紅腫塊。水疱出現後,一般
會破開,滲出液體。液體乾後,水疱外便形成一層黃色或灰色的硬塊。水疱四周一
般會呈紅色。如果沒有治理妥當,皮疹便會擴散。
這種皮疹一般出現在鼻子、嘴邊及面部其他地方,但亦會出現在衣服沒有遮蓋的皮
膚如手臂及腳上。
在嚴重的膿疱病例中,病人或會出現臉部或頸部淋巴腺腫脹,並且發燒。
這種病嚴重嗎?
膿疱症通常只是輕微感染。患有膿疱症的兒童,除皮膚偶爾發癢外,無甚不適。
膿疱症的傳染性極高。幼嬰和長者如接觸到受感染者,便極可能被傳染。在罕見的
情況下,膿疱症可感染血液,致使兒童感染腎病。
如何傳播?
膿疱症很容易由人傳人,只要彼此有皮膚接觸,便會受到感染。例如,某人雙手接
觸到感染者的皮疹,然後再接觸其他人,細菌便會由此傳播。受感染後,你會在 1-
10 天內出現皮疹。
如果家人或你所認識的人感染此病,你便應額外注意個人衛生。接觸過皮疹後,你
必須清潔雙手,因為膿疱症很容易經由雙手接觸而互相傳染。
同時,受感染的兒童,不應與別人共用毛巾、衣服、面巾或洗手間用品如梳或刷
等。
求診
如果你認為子女感染了膿疱症,便應求診看醫生。 小心保障你和其他兒童,避免接觸受感染的小孩。
如果醫生證實你的子女患上膿疱症,只要處方抗生素藥膏及/或抗生素藥物,便可
輕易治理。
清除膿疱症的療程約需五天。
父母可以如何幫忙
這種感染很容易在日託中心、學校及夏令營等地方流傳。受感染的小孩應留在家
中。
如果你知道另一個小孩患上膿疱症,便要留意你的子女有否出現病徵,並盡量避免
你的子女與該名受感染小孩接觸。
如果你的子女患上膿疱症,家中每人均須經常小心洗手,尤其是在任何身體接觸
後。
你必須用熱水將子女的衣服和床單與其他家人的衣物分開清洗,然後以乾衣機烘
乾。
勸導患上膿疱症的子女盡量不要觸摸傷口,指甲要短而清潔。你亦要經常助他們
清潔雙手。
病發後,皮膚便會浮現硬塊。你可以用和暖的濕面巾敷浸 15至 20 分鐘,然後以肥
皂和清水洗淨,並輕輕抺乾。
注意:你的子女服藥後,最少仍要待 24 小時才返回學校或日託中心。這樣可以減低
傳染其他小孩的機會。
即使皮疹已消失,你的子女仍須服食所有處方藥物,直至全部服用完畢。
資料出處: http://www.healthlinkbc.ca/healthfiles/bilingua/chinese/hfile81-C.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